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日照市滨海旅游度假经济发展探析
时间:2005-4-28 来源:日照市委《工作与研究》 作者: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刘泽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旅游业,尤其是滨海旅游度假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2004年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86.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一大亮点。
2005年,是全市滨海旅游度假业大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应以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位置进一步融入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规划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发展回顾
我市是一个沿海城市,滨海旅游度假既是我市旅游的特色,又是我市旅游的主打产业和品牌。从我市近年来的旅游发展情况来看,滨海旅游度假无论在旅游接待人次还是在旅游综合收入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可以说,抓住了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就是抓住了我市旅游业的“牛鼻子”。
就我市的滨海旅游度假业发展而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下,我市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日益增强,旅游综合环境日渐优化,旅游市场日趋扩大,旅游效益大幅提高,滨海旅游城市形象更加凸显。我市的滨海旅游产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色旅游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新格局。
(一)看点逐渐增多的观光旅游,带来了人气,增进了游客对大海的感受以及对日照市这个新兴海滨城市的了解。
所谓观光旅游,主要是指以游览为主的旅游活动。从我市旅游发展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游客来我市旅游主要体现为观光旅游。根据这一旅游需求实际,近年来,我市在北沿海区域初步开发建设了万平口生态公园、日照海洋馆、山海天海滨休闲公园、日照第三海水浴场、日照海滨森林公园、桃花岛风情园等景区景点。这些滨海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使我市旅游看点逐渐增多,不仅丰富了旅游观光内容,拓展了游客在我市的旅游时间和空间,吸引了来自内陆地区的上千万人次的游客,而且进一步增进了游客对大海的感受以及对日照市这个新兴海滨城市的了解。
(二)异军突起的度假旅游,集聚了财气,培育了我市“旅游房产”的概念和品牌。
所谓度假旅游,主要是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以海滨沙滩、山地和滑雪胜地为主要目的地,游客在一地停留时间比较长的旅游活动。
度假旅游是一种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作参考。作为我市度假旅游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自1996年7月对外开展工作以来,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在“旅游度假和房产开发、招商引资和招校引智、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的结合上下功夫,创出了一条发展度假旅游业的新路。尤其是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北大教授花园”这种特色旅游度假基地的建设,已成全市的品牌、亮点和热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教授来“北大教授花园”度假旅游的同时,也给我市带来了科学技术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有的还给我市带来了项目和招商引资的线索。通过打造“旅游度假房产”概念,培育“旅游度假房产”品牌,目前,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10多个具有较高品位的度假小区,虽然他们定位的客户职业有所不同,但他们面向的招商客户绝大多数是日照市外的人员。这种全新的度假旅游开发模式,不仅吸引了日照市外数亿元的投资,而且促进了度假小区业主们来日照度假旅游的消费;不仅解决了旅游度假“住”的问题,其相关的配套设施和物业服务,还完善了旅游中的“行”、“购”、“娱”。
(三)丰富多彩的特色旅游,激发了创意,显现了我市“人居城市”的巨大活力和魅力。
一是民俗旅游的开发与民俗旅游村簇群的形成。自山海天旅游度假区1997年修建北沿海路把王家灶村作为民俗旅游试点以来,目前旅游度假区1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沿海渔村旅游意识开始觉醒,有10多个渔村新上了民俗旅游项目,或扩大了民俗村的旅游接待能力,形成了民俗旅游村簇群。民俗旅游村簇群的出现,这是与我市的大好旅游形势、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对发展旅游工作的有力引导分不开的。民俗旅游的发展,不但解决了沿海村居的生产生活问题,而且丰富了旅游接待内容,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二是会议旅游已成规模效应。会议旅游是一种消费层次较高的旅游形式,既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又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市接待市外的会议数量在不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不断拓展。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会议旅游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的八大碗、水芙蓉酒店的特色餐饮,金海花园大酒店、太公岛宾馆、山海天大酒店、钓鱼岛大酒店以及贵宾楼的综合服务,在全市都具有较高影响力,基本上代表了我市旅游接待工作在“吃”和“住”的最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已成为高级会议和高层次宾客的接待地。会议旅游收入及形成的税收大幅度增长。
三是体育旅游开始萌动。近年来,我市相继举办了多次体育赛事,一些旅游者在来日照观光、度假、参加会议的同时,参与、观看了比赛,我市的体育运动与旅游活动逐步产生了联系。
二、前景分析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 被称为“无烟工业”。1992年,世界国际国内旅游收入超过了石油、汽车,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产业。就国内而言,目前已有很多地区把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来研究、执行。
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了我市城市按照“双城一区,轴向拓展”的带形城市发展模式。市区北部作为海滨风景旅游区的战略思路,是符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的,也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发展之路。因此,提出把我市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黄金海岸度假旅游目的地,我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一)发展机遇
一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给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旅游,既有物质内容,又有文化、科教、精神内涵;它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既能产生国民对旅游消费的快速需求,还会引发投资商对旅游产业投资的旺盛需求。
二是半岛城市群给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市融入了半岛城市群,可以说就是获得了参与半岛群实施分工与合作的入场券。我市旅游业可以通过这个舞台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竞争与合作。
三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市对韩开放的突破、临港工业大项目的突破、国际帆船锦标赛的举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发展优势
我市具有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黄金海岸度假旅游城的资源、环境、区位和交通优势。首先,我市拥有一流的海滨旅游资源和环境。其次,在半岛城市群海滨城市中,我市与泰安、曲阜山东省两个著名的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距离最短、交通方便,与青岛、济南、泰山、曲阜旅游线路易于整合,能够形成山东省的国际旅游圈。另外,日照市居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三角经济区、亚欧陆桥中国西部地区的纽带位置,无论开发国内旅游还是开发国际旅游都据有较为有利位置。
(三)发展基础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已成为京津地区、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市海滨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我市旅游业数年来的发展经验,为我市实现国内著名的黄金海岸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我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筑起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四)发展动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对旅游业的认识更加准确到位。滨海旅游逐渐成为全市关注的热点和全市工作的重点。我市滨海旅游业投资日趋多元化,出现了个人、集体、国有、外资争相搞旅游开发的可喜局面,北沿海区域的旅游度假用地每亩已超过百万元。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人气旺、财气足、活力大、效益高、前景好。
三、对策建议:强化措施,加快滨海旅游度假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市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已不是要不要发展旅游业的问题,而是如何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快滨海旅游度假发展的问题。为此,我们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我市北沿海区域旅游资源,确保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基本形式,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则是旅游业发展的较高阶段和较高消费层次。国际经验认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旅游需求膨胀的时期,但主要是观光性质的需求;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将使休闲需求急剧增长,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选择;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才会普遍产生。
通过对近年来我市旅游的游客进行分析,我市同时出现了观光、休闲、度假三种旅游形式并存的现象。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滨海旅游度假目前仍存在规划上层次不清、建设上“摊大饼”、管理上不到位的问题,这既不利于我市滨海旅游度假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也不利于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是我市滨海旅游经济发展的龙头。我市滨海旅游业要抓住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开发规划及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遵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认真分析我市海滨旅游度假目前的现状、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尽早对我市北沿海区域的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不同的旅游消费层次,在不同的区域规划不同的旅游项目和消费方式,并严格按照区域规划功能和旅游项目安排布局,组织实施。
(二)突出重点,开发高端旅游度假产品,开拓高端旅游市场。
近年来,我市的滨海旅游度假业虽然在旅游项目和旅游市场的开发上有较大突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综观我市的旅游度假总体状况,我们认为,我市的滨海旅游度假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和低端市场层次。客观地讲,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低端市场的开发是符合我市旅游发展初期实际的,也是符合我市当时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的跨越发展,城市形象的日益提升,开发高端旅游度假产品,开拓高端旅游市场,应是我市旅游度假产业发展的战略转移。我们认为,实施高端旅游战略既可立足于当前,又能着眼于长远;既有经济效益的考虑,又有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第一,这一战略有利于我市对滨海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将滨海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旅游产业优势。我市虽有近百公里的海岸线,但可供开发成旅游产品的优质海滨旅游资源并不多,尤其是高品质的海滩并不多。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其办法就是把最好的资源配置到价值最大的产业上去。有关部门调查显示,高端市场的旅游度假消费额已是低端市场的数倍,甚至是十倍、百倍。但由于大量低端市场的客源进入我市,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些高端市场的客源对我市的旅游度假环境开始产生不满情绪。
第二,这一战略符合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虽然我国人均GDP仅超过1000美元,按国际经验,仅处于观光旅游这一初级阶段的需求膨胀期,但由于我国地区间差异很大,一些大城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如北京已经超过3500美元,上海已达到4500美元,对高端旅游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加之我国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将使更多的城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我国高端的旅游需求市场已经形成。
第三,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大量低端市场的客源进入我市,不仅造成政府公共支出的大量增加,而且给海滨自然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
开发高端旅游度假产品,开拓高端旅游市场,必须突出重点,把具有休闲、康健、度假、娱教、会展功能的高端旅游产品作为开发建设主题。
一是要做好规划,制定政策,扶持四星级以上宾馆饭店的开发建设。我市目前尚未有一家四星级宾馆饭店,难以承担高端会议和高端客户的需求,这离我市成为国内著名的黄金海岸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
二是要做好健身、健心、健神、健智的结合,继续抓好各类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度假基地的开发建设。我市不仅要建设“教授花园”,而且要面向高端市场开发建设“海归休闲园”、“五百强度假花园”、“健康园”、“科教园”、“体育影视明星园”以及面向成功人士开发的一系列度假旅游产品。
三是要研究需求,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开发建设参与性强的大型旅游休闲产品。对大型人文景观项目的开发建设,要充分论证,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文化积淀巧妙地融入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
(三)打造特色,开发市场,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一是要挖掘民俗旅游潜力,提升民俗旅游档次。民俗,并不是粗俗,也不是脏乱差。目前我市民俗旅游的层次较低,应尽快提升档次。我们既要保护农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鼓励滨海村居、村民开发旅游产品,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又要积极做好指导、引导与规范提高,使我市的民俗旅游能够真正体现出新时期农民、渔民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是要大力发展会议旅游。要依托我良好的滨海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优势,面向省内和省外两个市场,抓住党政、行业和企业三条供给线,大力开发会议旅游市场,既要为各类会议的召开创造专心致志开好会议的环境,同时又要为与会者提供一个沉静休闲的机会。
三是要开发体育旅游和文化旅游。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已逐渐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观看甚至参与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我市应抓住举办世帆赛和金凤凰电影奖以及各类体育、文娱赛事的机遇,跳出区域限制和行业限制,宣传好、组织好游客来我市观看比赛、度假旅游。
(四)加强管理,强化基础,提升我市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品牌和形象。
目前,我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起步期、成长期,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扮演“第一推动力”的角色,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搭起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大舞台,进一步提升我市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品牌和形象。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北沿海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增强旅游经济发展的载体功能。特别是万平口到国家森林公园的滨海路拓宽工程要尽快列入日程。二是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滨海旅游度假业发展政策,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扶持旅游度假产业迅速膨胀壮大,以带动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三是要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抓好北沿海区域旅游综合环境治理。
(作者: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2005年,是全市滨海旅游度假业大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应以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位置进一步融入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规划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发展回顾
我市是一个沿海城市,滨海旅游度假既是我市旅游的特色,又是我市旅游的主打产业和品牌。从我市近年来的旅游发展情况来看,滨海旅游度假无论在旅游接待人次还是在旅游综合收入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可以说,抓住了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就是抓住了我市旅游业的“牛鼻子”。
就我市的滨海旅游度假业发展而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下,我市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日益增强,旅游综合环境日渐优化,旅游市场日趋扩大,旅游效益大幅提高,滨海旅游城市形象更加凸显。我市的滨海旅游产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色旅游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新格局。
(一)看点逐渐增多的观光旅游,带来了人气,增进了游客对大海的感受以及对日照市这个新兴海滨城市的了解。
所谓观光旅游,主要是指以游览为主的旅游活动。从我市旅游发展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游客来我市旅游主要体现为观光旅游。根据这一旅游需求实际,近年来,我市在北沿海区域初步开发建设了万平口生态公园、日照海洋馆、山海天海滨休闲公园、日照第三海水浴场、日照海滨森林公园、桃花岛风情园等景区景点。这些滨海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使我市旅游看点逐渐增多,不仅丰富了旅游观光内容,拓展了游客在我市的旅游时间和空间,吸引了来自内陆地区的上千万人次的游客,而且进一步增进了游客对大海的感受以及对日照市这个新兴海滨城市的了解。
(二)异军突起的度假旅游,集聚了财气,培育了我市“旅游房产”的概念和品牌。
所谓度假旅游,主要是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以海滨沙滩、山地和滑雪胜地为主要目的地,游客在一地停留时间比较长的旅游活动。
度假旅游是一种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作参考。作为我市度假旅游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自1996年7月对外开展工作以来,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在“旅游度假和房产开发、招商引资和招校引智、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的结合上下功夫,创出了一条发展度假旅游业的新路。尤其是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北大教授花园”这种特色旅游度假基地的建设,已成全市的品牌、亮点和热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教授来“北大教授花园”度假旅游的同时,也给我市带来了科学技术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有的还给我市带来了项目和招商引资的线索。通过打造“旅游度假房产”概念,培育“旅游度假房产”品牌,目前,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10多个具有较高品位的度假小区,虽然他们定位的客户职业有所不同,但他们面向的招商客户绝大多数是日照市外的人员。这种全新的度假旅游开发模式,不仅吸引了日照市外数亿元的投资,而且促进了度假小区业主们来日照度假旅游的消费;不仅解决了旅游度假“住”的问题,其相关的配套设施和物业服务,还完善了旅游中的“行”、“购”、“娱”。
(三)丰富多彩的特色旅游,激发了创意,显现了我市“人居城市”的巨大活力和魅力。
一是民俗旅游的开发与民俗旅游村簇群的形成。自山海天旅游度假区1997年修建北沿海路把王家灶村作为民俗旅游试点以来,目前旅游度假区1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沿海渔村旅游意识开始觉醒,有10多个渔村新上了民俗旅游项目,或扩大了民俗村的旅游接待能力,形成了民俗旅游村簇群。民俗旅游村簇群的出现,这是与我市的大好旅游形势、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对发展旅游工作的有力引导分不开的。民俗旅游的发展,不但解决了沿海村居的生产生活问题,而且丰富了旅游接待内容,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二是会议旅游已成规模效应。会议旅游是一种消费层次较高的旅游形式,既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又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市接待市外的会议数量在不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不断拓展。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会议旅游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的八大碗、水芙蓉酒店的特色餐饮,金海花园大酒店、太公岛宾馆、山海天大酒店、钓鱼岛大酒店以及贵宾楼的综合服务,在全市都具有较高影响力,基本上代表了我市旅游接待工作在“吃”和“住”的最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已成为高级会议和高层次宾客的接待地。会议旅游收入及形成的税收大幅度增长。
三是体育旅游开始萌动。近年来,我市相继举办了多次体育赛事,一些旅游者在来日照观光、度假、参加会议的同时,参与、观看了比赛,我市的体育运动与旅游活动逐步产生了联系。
二、前景分析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 被称为“无烟工业”。1992年,世界国际国内旅游收入超过了石油、汽车,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产业。就国内而言,目前已有很多地区把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来研究、执行。
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了我市城市按照“双城一区,轴向拓展”的带形城市发展模式。市区北部作为海滨风景旅游区的战略思路,是符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的,也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发展之路。因此,提出把我市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黄金海岸度假旅游目的地,我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一)发展机遇
一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给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旅游,既有物质内容,又有文化、科教、精神内涵;它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既能产生国民对旅游消费的快速需求,还会引发投资商对旅游产业投资的旺盛需求。
二是半岛城市群给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市融入了半岛城市群,可以说就是获得了参与半岛群实施分工与合作的入场券。我市旅游业可以通过这个舞台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竞争与合作。
三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市对韩开放的突破、临港工业大项目的突破、国际帆船锦标赛的举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发展优势
我市具有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黄金海岸度假旅游城的资源、环境、区位和交通优势。首先,我市拥有一流的海滨旅游资源和环境。其次,在半岛城市群海滨城市中,我市与泰安、曲阜山东省两个著名的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距离最短、交通方便,与青岛、济南、泰山、曲阜旅游线路易于整合,能够形成山东省的国际旅游圈。另外,日照市居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三角经济区、亚欧陆桥中国西部地区的纽带位置,无论开发国内旅游还是开发国际旅游都据有较为有利位置。
(三)发展基础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已成为京津地区、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市海滨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我市旅游业数年来的发展经验,为我市实现国内著名的黄金海岸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我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筑起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四)发展动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对旅游业的认识更加准确到位。滨海旅游逐渐成为全市关注的热点和全市工作的重点。我市滨海旅游业投资日趋多元化,出现了个人、集体、国有、外资争相搞旅游开发的可喜局面,北沿海区域的旅游度假用地每亩已超过百万元。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人气旺、财气足、活力大、效益高、前景好。
三、对策建议:强化措施,加快滨海旅游度假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市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已不是要不要发展旅游业的问题,而是如何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快滨海旅游度假发展的问题。为此,我们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我市北沿海区域旅游资源,确保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基本形式,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则是旅游业发展的较高阶段和较高消费层次。国际经验认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旅游需求膨胀的时期,但主要是观光性质的需求;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将使休闲需求急剧增长,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选择;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才会普遍产生。
通过对近年来我市旅游的游客进行分析,我市同时出现了观光、休闲、度假三种旅游形式并存的现象。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滨海旅游度假目前仍存在规划上层次不清、建设上“摊大饼”、管理上不到位的问题,这既不利于我市滨海旅游度假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也不利于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是我市滨海旅游经济发展的龙头。我市滨海旅游业要抓住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开发规划及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遵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认真分析我市海滨旅游度假目前的现状、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尽早对我市北沿海区域的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不同的旅游消费层次,在不同的区域规划不同的旅游项目和消费方式,并严格按照区域规划功能和旅游项目安排布局,组织实施。
(二)突出重点,开发高端旅游度假产品,开拓高端旅游市场。
近年来,我市的滨海旅游度假业虽然在旅游项目和旅游市场的开发上有较大突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综观我市的旅游度假总体状况,我们认为,我市的滨海旅游度假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和低端市场层次。客观地讲,我市滨海旅游度假业低端市场的开发是符合我市旅游发展初期实际的,也是符合我市当时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的跨越发展,城市形象的日益提升,开发高端旅游度假产品,开拓高端旅游市场,应是我市旅游度假产业发展的战略转移。我们认为,实施高端旅游战略既可立足于当前,又能着眼于长远;既有经济效益的考虑,又有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第一,这一战略有利于我市对滨海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将滨海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旅游产业优势。我市虽有近百公里的海岸线,但可供开发成旅游产品的优质海滨旅游资源并不多,尤其是高品质的海滩并不多。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其办法就是把最好的资源配置到价值最大的产业上去。有关部门调查显示,高端市场的旅游度假消费额已是低端市场的数倍,甚至是十倍、百倍。但由于大量低端市场的客源进入我市,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些高端市场的客源对我市的旅游度假环境开始产生不满情绪。
第二,这一战略符合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虽然我国人均GDP仅超过1000美元,按国际经验,仅处于观光旅游这一初级阶段的需求膨胀期,但由于我国地区间差异很大,一些大城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如北京已经超过3500美元,上海已达到4500美元,对高端旅游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加之我国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将使更多的城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我国高端的旅游需求市场已经形成。
第三,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大量低端市场的客源进入我市,不仅造成政府公共支出的大量增加,而且给海滨自然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
开发高端旅游度假产品,开拓高端旅游市场,必须突出重点,把具有休闲、康健、度假、娱教、会展功能的高端旅游产品作为开发建设主题。
一是要做好规划,制定政策,扶持四星级以上宾馆饭店的开发建设。我市目前尚未有一家四星级宾馆饭店,难以承担高端会议和高端客户的需求,这离我市成为国内著名的黄金海岸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
二是要做好健身、健心、健神、健智的结合,继续抓好各类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度假基地的开发建设。我市不仅要建设“教授花园”,而且要面向高端市场开发建设“海归休闲园”、“五百强度假花园”、“健康园”、“科教园”、“体育影视明星园”以及面向成功人士开发的一系列度假旅游产品。
三是要研究需求,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开发建设参与性强的大型旅游休闲产品。对大型人文景观项目的开发建设,要充分论证,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文化积淀巧妙地融入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
(三)打造特色,开发市场,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一是要挖掘民俗旅游潜力,提升民俗旅游档次。民俗,并不是粗俗,也不是脏乱差。目前我市民俗旅游的层次较低,应尽快提升档次。我们既要保护农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鼓励滨海村居、村民开发旅游产品,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又要积极做好指导、引导与规范提高,使我市的民俗旅游能够真正体现出新时期农民、渔民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是要大力发展会议旅游。要依托我良好的滨海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优势,面向省内和省外两个市场,抓住党政、行业和企业三条供给线,大力开发会议旅游市场,既要为各类会议的召开创造专心致志开好会议的环境,同时又要为与会者提供一个沉静休闲的机会。
三是要开发体育旅游和文化旅游。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已逐渐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观看甚至参与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我市应抓住举办世帆赛和金凤凰电影奖以及各类体育、文娱赛事的机遇,跳出区域限制和行业限制,宣传好、组织好游客来我市观看比赛、度假旅游。
(四)加强管理,强化基础,提升我市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品牌和形象。
目前,我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起步期、成长期,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扮演“第一推动力”的角色,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搭起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大舞台,进一步提升我市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品牌和形象。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北沿海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增强旅游经济发展的载体功能。特别是万平口到国家森林公园的滨海路拓宽工程要尽快列入日程。二是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滨海旅游度假业发展政策,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扶持旅游度假产业迅速膨胀壮大,以带动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三是要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抓好北沿海区域旅游综合环境治理。
(作者: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最新线路